类星体
-
类星体与黑洞到底是什么关系?
类星体是活跃的星系核,很多人觉得类星体和星系的关系比较密切,却不知道类星体本质上其实就是超大质量黑洞。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类星体看做是一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它正在疯狂的吞噬周围…
-
宇宙第三大结构巨大类星体群(Huge-LQG)的规模有多大?
巨大类星体群(Huge-LQG)是一个在2012年被天文学家发现的巨型宇宙结构,它的长度大约是40亿光年,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0亿和12亿光年,里面包含了至少73个类星体,这些类星体…
-
黑洞能够吞噬整个宇宙吗?
说到宇宙中最恐怖最神秘的天体,非黑洞莫属,黑洞似乎是一个无底洞,能够吞噬行星、恒星等一切物质,甚至包括光。那么一个黑洞会不会不断地变大从而吞噬整个宇宙呢?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不要说…
-
生活在100万亿年以后的堕落时代是一种什么体验?
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宇宙的年龄也只有140亿年,而人类的寿命更是只有几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如果我们这个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那么在未来还有足够长的时间等待着我们这个宇宙。 今天我们就来…
-
黑洞是如何产生宇宙中最耀眼的光芒?
黑洞自身是不发光的,但是在宇宙中一些最亮的光却来自超大质量黑洞。当然实际上不是黑洞本身,而是它们周围的物质,因为它们积极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大量物质。 黑洞与耀变体的关系 在这些热物…
-
什么是微类星体:恒星级黑洞的产物
类星体是宇宙中能量放射最强烈的天体,它们的核心是超大质量黑洞,周围的物质通过吸积盘的形式进入到黑洞之前,会相互摩擦而释放出巨量的物质,所以类星体的大小可能几光年,但是释放的能量却比…
-
当你靠近黑洞的事实会发生什么事情?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科学家对于它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黑洞的引力强大到连光线都无法逃脱,最终使得黑洞只留下了三个物理特性:质量、角动量和电荷,除此之外,黑洞对于人类来说…
-
APM 08279+5255:宇宙中最大的水库
地球上的水量大约有13.86亿立方公里,虽然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1%,但是质量只有地球质量的1/4400,也就是0.02%。但是地球上的水在宇宙中并不是最多的,比如太阳系中最大的水…
-
TON 618:宇宙中第二大的黑洞
TON 618是一个距离我们大约108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它的核心是一个质量为太阳质量660亿倍的超大质量黑洞,也是目前人类发现的仅次于最大黑洞Phoenix A的第二大黑洞,前者…
-
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黑洞作为宇宙中最奇异的天体,它的形成途径一共可以分为3种:宇宙大爆炸形成的原初黑洞、大质量恒星引力坍缩形成的黑洞和中子星相撞形成的黑洞,下面我们就一一介绍下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吧。 一…
-
耀变体:亮度剧烈变化的类星体
耀变体是类星体的一种类型,是一个活动星系核(AGN),它和其他类星体最大的不同是具有高偏振和非常快速的亮度变化,并且耀变体的相对论性喷流大致方向会指向地球,所以以我们的视角观测耀变…
-
S5 0014+81:宇宙中最亮的类星体之一,比银河系亮25000倍
S5 0014+81是一个遥远的、致密的、超发光的、宽吸收线的类星体或耀变体,位于北赤道附近仙王座的高赤纬区附近。它属于耀变体中能量最高的一个类别,由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快速吸积物质,…
-
Phoenix A:宇宙中最大的黑洞,1000亿个太阳质量
银河系核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大约相当于440万个太阳质量,这样的黑洞在暗物质的帮助下能够维持住一个拥有4000亿颗恒星的庞大星系。但是在宇宙中,银河系的中心黑洞还只能算是一个小角色,比…
-
科学家模拟了星系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吞噬物质长大的
科学家首次利用一个全新的模拟系统,模拟了星系物质是如何流向超大质量黑洞的。西北大学首次详细地展示气体如何穿过星际空间流向超大质量黑洞的中心,这是一个足以全面解释影响超大质量黑洞演化…
-
科学家发现巨大的星系弧,这可能会颠覆爱因斯坦的宇宙学
研究人员在宇宙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星系弧,这将挑战宇宙学的标准模型。根据《科学新闻》报导,天文学家团队认为这个被他们称之为“巨弧”的星系在太空中延伸了33亿光年,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的…
-
类星体到底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至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超过100万个类星体,距离我们最近的类星体也足足有6亿光年【Markarian 231(UGC 8058)】,由此可见,类星体大多数都距离地球非常遥…
-
科学家用新技术识别出双类星体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2对双类星体,它们离地球达100亿光年,彼此相距仅10,000光年,所以在地面的望远镜中看起来像单颗天体。类星体是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以落入的物质为食并释放出…
-
科学家在130亿光年外发现一颗无线电大声类星体P172+18
类星体是一种非常明亮的天体,位于星系的中心并由超大质量黑洞所驱动。当黑洞消耗周围气体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即使距离我们地球非常遥远,天文学家也可以发现它们。日前,天文学家在《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