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一般指的是能够在其自身核心进行核聚变的天体,比如太阳这类的恒星能够自主发光发热。恒星中个体最小的分类是红矮星,而红矮星有一个质量下限,大约相当于80倍木星质量。
所以质量低于80倍木星质量的天体就不能算是恒星了,科学家将质量介于13倍到80倍之间的天体归类于褐矮星,这类天体质量介于气态巨行星和质量最小的红矮星之间。
宇宙中大多数褐矮星略大于木星(半径大15-20%),但是由于褐矮星的密度更大,其质量仍高达80倍木星质量。
质量低于65倍木星质量的褐矮星内部是可以融合氘,而质量高于65倍木星质量的褐矮星则能够融合成锂,所以褐矮星并不是不能进行核聚变反应。
褐矮星的形成和恒星类似,都是通过星际气体和尘埃云的引力坍缩形成的,只是形成褐矮星的气体云质量比较小,最终使得褐矮星的质量达不到恒星的最低标准,这就使得褐矮星内部的温度不足以引发核聚变,但是褐矮星内部的物质密度依然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状态,甚至能够产生量子电子简并压力的程度,这能够防止褐矮星物质进一步压缩。
褐矮星虽然内部也有少量的核聚变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和恒星内部的核聚变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锂元素广泛存在的褐矮星中,锂7会和一个质子发生聚变,产生两个氦4原子核,从而产生热量。
但是当褐矮星消耗掉内部热量的时候它就会慢慢的冷却下来。天文学家根据光谱分析将褐矮星分为M型褐矮星、L型褐矮星、T型褐矮星和Y型褐矮星,这主要是依据它们的表面温度不同而呈现出的颜色不同,其中最热的褐矮星看起来是橙色甚至是红色;而温度较低的褐矮星则可能是洋红色。
褐矮星周围是可能形成行星。只是因为褐矮星的热量非常低,所以褐矮星的宜居带需要非常靠近褐矮星,但是如果太靠近褐矮星的话,则行星还可能被褐矮星的潮汐力所撕碎,所以褐矮星周围是很难存在宜居星球的。
距离地球最近的褐矮星是6.5光年外的卢曼16(Luhman 16),它是一个由L型褐矮星和T型褐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
原创文章,作者:浩瀚科普网,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thinkou@126.com 并注明出处:https://www.jsruitu.com/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