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冲击波并不都是球形

当恒星爆炸时,它们的能量倾向于以接近球形的形式释放。但发现有时候恒星最初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可以沿着一个方向拉长,科学家透过实验推测,可能是磁场效果造成。

超新星爆炸是由一颗巨大的恒星,在其核心形成铁核时死亡,所导致的一次爆炸,其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照亮整个星系。爆炸释放的冲击波以光速的方式向外传播,并猛烈冲撞附近的气体与灰尘。超星新爆炸的模型倾向于预测爆炸中的球对称性:有旧式说,恒星在发生初始爆震(detonation)时,当冲击波冲破爆炸恒星表面时,冲击波倾向于延恒星球面均向地向外膨胀。

超新星爆炸示意图,图片出处:universe today
超新星爆炸示意图,图片出处:universe today

但是,有许多超新星残骸的形状并不是球形的,这不可能是因为冲击波遇到的气体和灰尘太薄了,而无法对恒星残留物产生巨大影响。为了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巴黎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利用雷射光进行了一个缩小版的超新星爆炸的模拟实验,但是仅靠雷射光还是不足以复制,目前对超新星残骸所观测到的伸展结果。
当研究人员在实验时添加磁场后,发现实验室的冲击波会自行成形,且与磁场的方向一致,并产生类似超新星残骸中的空洞现象。

浩瀚科普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

原创文章,作者:浩瀚科普网,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thinkou@126.com 并注明出处:https://www.jsruitu.com/2795

(1)
上一篇 2020年12月17日 上午10:32
下一篇 2020年12月17日 上午10:50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