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伤口愈合的创新研究:波尔效应与纳米光疗

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氧气」都是相当关键的角色,因此从196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以氧气治疗伤口。然而氧气难溶于水,无法抵达伤口深处,因此科学家改透过二氧化碳的「波尔效应」促使血红素释放出更多氧气。

好莱坞卖座科幻电影「X战警」主角金钢狼拥有超强自愈能力,可以从各种创伤快速愈合复原。常人虽然无法像金钢狼那般百害不侵,但成功大学研究团队研发近红外光照射最新疗法,经动物试验证实可加速伤口愈合。这项技术究竟是突破哪些伤口照护瓶颈?运用了哪些原理呢?

▲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氧气」都是相当关键的角色,因此从196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以氧气治疗伤口。
▲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氧气」都是相当关键的角色,因此从196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以氧气治疗伤口。

伤口愈合的关键角色——氧气

要提升伤口愈合速度,就得先找到关键影响因素。伤口愈合过程分为炎症期、增生期和成熟期等三个阶段,氧气在每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在炎症期消耗氧气以吞噬消灭入侵细菌,纤维母细胞则开始增生并移动到伤口处。

进入增生期后,因之前大量耗氧,组织出现短暂缺氧,纤维母细胞就吸引邻近血管形成新血管输送氧气,并分泌更多胶原蛋白填补伤口;上皮细胞也开始变形移动到肉芽组织上面,将伤口覆盖;粒线体供应细胞运作所需能量等过程,直至成熟期伤口收缩复原,都需要足够的氧气协助。

氧气对伤口愈合如此重要,但受伤后,因伤口组织血管破裂,红血球输送氧气的通路被阻断,科学家于是开始思考利用氧气治疗的可行性,积极尝试各种提高伤口组织氧气浓度的方式。

如何运用氧气治疗伤口?

1960年代,科学家开始使用氧气治疗伤口。病患需要待在特殊的压力舱,呼吸纯氧来增加血液含氧浓度,借此提高伤口组织的氧浓度。但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昂,且因是全身性供氧,可能造成身体其他部位氧气浓度过高,产生气胸或脑血管栓塞等副作用。

▲使用高压氧疗法时,病患需待在特殊的压力舱中。
▲使用高压氧疗法时,病患需待在特殊的压力舱中。

科学家于是改采在伤口组织局部增加氧浓度,避开高压氧治疗风险,降低医疗成本,机动性也高。但氧气难溶于水,无法抵达伤口深处,对较深伤口疗效有限。为达到局部增加氧气浓度,又能让深入伤口组织,就必须克服水溶性的问题。科学家也因此把脑筋动到二氧化碳身上!

二氧化碳神奇的波尔效应

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凶手,但对伤口愈合却是神奇救兵。1904年丹麦生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波尔(Christian Bohr)提出「波尔效应」,证实透过红血球调节血液酸碱值,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让血液酸碱值偏酸,便能促使血红素释出氧气。

二氧化碳疗法便是运用「波尔效应」,促使血红素在肌肉组织及末梢组织释放出更多氧气,活化细胞并促进血液循环,已被证实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组织再生。疗法是把少量二氧化碳,经过皮内或皮下注射到体内,诱发局部区域产生较高浓度氧气,借此治疗伤口。

纳米光疗愈合效果加乘

「波尔效应」为伤口治疗开启新窗,成功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叶晨圣则带领研究团队,结合近红外光与纳米药剂,让二氧化碳疗法更上层楼。经小鼠试验显示,伤口接受五分钟照射治疗,愈合时间就可缩短三分之一。

▲硫化铜粒子吸附小苏打粒子,透过近红外光照射,小苏打粒子遇热产生二氧化碳,伤口环境转变成弱酸性,触发波尔效应,提高伤口氧气浓度,加速伤口愈合。
▲硫化铜粒子吸附小苏打粒子,透过近红外光照射,小苏打粒子遇热产生二氧化碳,伤口环境转变成弱酸性,触发波尔效应,提高伤口氧气浓度,加速伤口愈合。

研究团队把硫化铜纳米粒子孔洞化,增加接触表面积,里外吸附碳酸氢钠(NaHCO 3 ,俗称小苏打),制作成纳米药剂。在小鼠背部划出2厘米伤口,把药剂滴在伤口表面,再用波长700-2000纳米近红外光照射约五分钟,当药剂温度升高至摄氏40-42度左右,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促使血液酸碱值转为弱酸性,进而诱发血红素释出氧气。

研究团队追踪小鼠伤口组织血液循环及愈合状况,发现药剂释出的二氧化碳,不但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更令人惊艳的是「波尔效应」的加乘效果,进行一次性的五分钟治疗,便可让伤口愈合时间从三周缩短至两周。

叶晨圣研发的纳米药剂,不但顺利解决传统氧疗法的溶氧障碍,也成功改善二氧化碳侵入性疗法的疼痛问题。研究团队预定把纳米药剂进一步从滴剂转化成贴片,让伤口治疗能更简易且迅速。

浩瀚科普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

原创文章,作者:浩瀚科普网,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thinkou@126.com 并注明出处:https://www.jsruitu.com/2027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21日 上午11:24
下一篇 2020年11月21日 下午2:56

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