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的质量上限是奥本海默极限,大约在2.16至3.2倍太阳质量之间,比这个更大的中子星将会坍缩成一颗黑洞,那么中子星有没有质量下限呢?
中子星确实有一个质量下限,这主要由星体的形成和稳定性决定。中子星是在一颗大质量恒星耗尽其核燃料后发生超新星爆炸,其核部分塌缩形成的致密星体。中子星主要由中子组成,这些中子来自于电子和质子的合并,在极端压力下发生。
中子星的质量下限与它们的形成机制有关。理论上,当恒星的核残留物质量在大约1.1至1.4太阳质量之间时,它们会倾向于形成中子星而不是其他类型的天体,如白矮星或黑洞。这个质量下限被称为“中子简并压”的阈值,即当恒星的核残留物的质量足以使得电子和质子结合成中子的过程能够发生,并支撑中子简并压力以抵抗进一步的引力塌缩。
若核残留物的质量低于这个范围,它通常不会形成中子星,而是形成一种不太密集的致密星体,如白矮星。这是因为其质量不足以产生必要的中子简并压力,使其保持为中子星的稳定状态。
因此,中子星的质量下限约为1.1至1.4太阳质量,这取决于原始恒星的质量和超新星爆发的具体情况。这个质量范围是通过观测和理论计算得出的,并可能随着对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理解的深入而有所调整。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消息
原创文章,作者:浩瀚科普网,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thinkou@126.com 并注明出处:https://www.jsruitu.com/10359